江上晚行

疏云薄日冷吴江,江色芦花共渺茫。
四五点山烟霭淡,两三枝桨水云长。
游鱼避网惊微浪,幽鹭窥汀下夕阳。
兴罢归来更回首,满峰明月踏溪霜。

现代解析

《江上晚行》描绘了一幅傍晚江边的宁静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疏云薄日冷吴江,江色芦花共渺茫”,描写了江边的景象:稀疏的云彩,淡淡的阳光,江水显得冷清。江水和芦花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感觉。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四五点山烟霭淡,两三枝桨水云长”,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江面上的船只划动着桨,水天相接,显得格外悠长。这里的“四五点”和“两三枝”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了景物的稀疏,又增添了一种闲适的感觉。

颈联“游鱼避网惊微浪,幽鹭窥汀下夕阳”,写到了江中的鱼儿轻轻游动,似乎在躲避渔网,惊起微小的水波;而一只幽静的鹭鸟在岸边窥视,仿佛在欣赏即将落下的夕阳。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江边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尾联“兴罢归来更回首,满峰明月踏溪霜”,诗人结束了江边的游览,准备回家,但忍不住回头望去。此时,山峰上已经挂满了明亮的月光,脚下的溪水也结了一层薄霜。这一句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江边傍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方汝疆

方汝疆,字南夫,繁昌(今安徽繁昌西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进士,不乐仕,归教授乡里,从学者甚众。清康熙《繁昌县志》卷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