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史招饮酒楼,叠前韵 其一

海山缥缈倚楼青,中有才人谢四溟。
万里浮槎诗草富,一堂说剑浪花腥。
如仙古劫惊龙汉,望帝春心怨鳖灵。
休奏通天台上表,寄愁聊问酒旂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诗情画意的酒楼聚会,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豪迈与忧郁交织的复杂情感。

开头两句像电影开场:青翠的楼阁在云雾缭绕的海山间若隐若现,这里住着才子谢四溟(明代诗人谢榛的别号)。这里用"缥缈"和"青"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这场聚会不同寻常。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鲜明的画面:一边是诗人乘着木筏远游万里,沿途写下无数诗篇;一边是酒楼里众人激昂论剑,仿佛能闻到剑锋激起的浪花腥气。这里"诗草富"表现创作丰收,"浪花腥"则暗喻江湖险恶。接着笔锋一转,用神话典故说世事变迁如神仙历劫,又借望帝化鹃的典故,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无奈。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诗人劝大家不要向皇帝上书陈情(通天台是汉武帝祭天处),不如把愁绪寄托在酒旗星(主管宴饮的星宿)上。这既表现了文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又展现了借酒消愁的洒脱。

全诗妙在将江湖豪气(说剑)、文人雅趣(诗草)、历史沧桑(龙汉劫、鳖灵)和现实感慨(望帝春心)熔于一炉,最后用"酒旂星"这个浪漫的意象收尾,让人在惆怅中又感受到诗意生活的慰藉。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