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 其三

白雪调高难属和,为寻佳句夜眠迟。
寒灯渐觉床头暗,新月惊看屋角移。
十索枯肠笑余窘,三更冷语解人颐。
皤然老叟勤宵课,浑似韶年伏案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老人在深夜努力作诗的情景,表达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坚持与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说“白雪调高难属和”,意思是像白雪一样高洁的诗调很难找到合适的和声,暗示了创作的难度。老人为了寻找佳句,夜里迟迟不睡,展现了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接着,诗中提到“寒灯渐觉床头暗,新月惊看屋角移”,描绘了深夜的景象:灯光逐渐暗淡,新月在屋角悄悄移动。这些细节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老人沉浸于创作的状态。

然后,诗人用“十索枯肠笑余窘”来形容自己绞尽脑汁却依然感到窘迫,自嘲地笑自己创作时的艰难。但“三更冷语解人颐”又表明,尽管在寒冷的深夜,他依然能从冷峻的言辞中找到乐趣,这种冷语能让人会心一笑。

最后,诗中提到“皤然老叟勤宵课,浑似韶年伏案时”,老人虽然满头白发,但他在深夜勤奋作诗的样子,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伏案学习的时光。这体现了老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作的热爱,展现了他在岁月流逝中依然保持的年轻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老人在深夜创作时的坚持与自嘲,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让人感受到老人内心的丰富与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