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客邸逢除夕,惊看历又终。
春回鸡唱里,寒尽漏声中。
畏老愁添岁,安贫懒送穷。
围炉倾柏酒,烧烛待东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除夕》描绘了诗人在外乡过年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

首先,诗人在外地度过除夕,看到日历翻到最后一页,不由得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是许多人在岁末都会有的共同感受。

接下来,诗人提到春天在鸡鸣声中悄然回归,寒冷在滴漏声中逐渐消失。这里用“鸡唱”和“漏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这种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热爱。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年岁增长的忧虑和对贫穷的无奈。他害怕变老,因为每过一年,年龄就增加一岁;同时,他安于贫穷,懒得去送走“穷神”。这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坦然接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平和。

最后,诗人围坐在火炉旁,喝着柏叶酒,烧着蜡烛,等待东风的到来。这里的“柏酒”象征着长寿和健康,“东风”则代表着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新年的期待和希望。它用简单的语言,传递了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