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登上南山的所见所感,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写景:南山幽静偏远,最适合秋天登临。作者乘着马车(飞盖)来到山顶最高处。"剩宜秋"的"剩"字用得巧妙,暗示这里除了秋天,其他季节可能不太适合游玩。
后两句抒情:站在山顶回望,故乡被五彩祥云笼罩(五云常用来象征祥瑞或京城),清晰可见。既然已经能看到故乡景象,就不需要再费力建造什么"望京楼"来眺望了。这里透露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暗含一种满足感——登高远望的愿望已经实现。
全诗通过一次简单的登山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飞盖""五云"等意象,让普通秋日登山也有了不凡的意境。最后两句尤其精妙,用"不需要建楼"的反话,反而更强烈地传递出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