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①予心异之间为予言曰家故沅徙也今所居有溪实自沅来乃筑室聚书其上以教子弟因以沅溪书舍名之而其亭则曰无加盖其地旧号无加庄以其东止于石西止于岸南止于路北

书满精庐芷绕门,门前流水出于沅。
夫(清抄本作知)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认本原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向君敏衡的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追求。他住在都梁北乡,这个地方的人都很热爱学习。有一天,他拜访了诗人,言谈举止都很朴实自然,礼貌周到,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向君敏衡告诉诗人,他的家族原本居住在沅地,现在住的地方有一条溪流,溪水正是从沅地流来的。于是,他在溪边建了一座房子,聚集了很多书籍,用来教育家族子弟,并将这个地方命名为“沅溪书舍”。书舍旁边还有一个亭子,名叫“无加盖”,因为这个地方原本就叫“无加庄”,东边到石头,西边到岸边,南边到路,北边到某个地方。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向君敏衡精神追求的赞美。他的书舍里堆满了书籍,门前有流水,环境清幽。诗人认为,向君敏衡从濂溪(这里可能指一种哲学思想或文化传统)中领悟到了真谛,他直接向溪水的源头(沄沄)寻找事物的本质和根源。这表明向君敏衡不仅热爱读书,更注重从根本上去理解和把握知识,追求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向君敏衡的生活环境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一个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读书人形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