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寄答叶兰台粤中

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
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
春杳。
家山好。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
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
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充满了对知音难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描绘了一个人在孤独中擦拭琴弦,徘徊在镜子前,感叹自己与花儿一样逐渐老去。这里的“琴丝”象征着音乐和艺术,而“镜槛”则暗示了自我审视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无奈。

接下来的“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穿着单薄的衣衫,喝着酒,月亮的光辉似乎也融入了他的怀抱。这里的“片月”象征着孤独和清冷,诗人似乎在月光的陪伴下寻找心灵的慰藉。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在空寂的房间里听着漏声,仿佛在等待某种心灵的寄托。这里的“漏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故心待寄”则表达了对往昔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盼。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转而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风吹来了笑语声,诗人望向远方,看到的依然是天涯的芳草。这里的“笑语”象征着朋友的声音,而“天涯芳草”则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无法触及的遗憾。

“春杳。家山好”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春天已经远去,家乡的景色依然美好,但诗人却无法回到那里。这里的“家山”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回忆,而“春杳”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傍晚听着樵夫的歌声,看着倦云悠悠飘荡。这里的“樵歌”象征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而“倦云”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迷茫。

“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他感叹知音难觅,回忆着年少时在旗亭的欢乐时光。这里的“知音”象征着心灵的契合,而“旗亭年少”则暗示了青春的美好和短暂。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描绘了诗人像行人一样攀折柳枝,在夕阳的余晖中迷失了自己。这里的“柳枝”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而“迷晚照”则暗示了诗人在时光中的迷茫和无奈。

最后的“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悲观和对远方的无奈。他目送着远飞的鸿雁,感叹自己无法到达远方。这里的“遥鸿”象征着远方的希望,而“飞难到”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悲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时光流逝、知音难觅和故乡思念的复杂情感。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细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