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卫山斋

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
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
绪余何足论,相对但期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孤独与无奈,同时透露出对知音和亲情的渴望。

开头两句"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用种菜老人(学圃)的典故,说自己像流落他乡的蜀地游子,虽然不甘心却只能接受年华虚度的现实。"年华空自老"四句直白道出时光流逝的焦虑——满腹心事无人理解,朋友难得相聚,只能等到清明扫墓时与亲人相见。最后两句"绪余何足论,相对但期期"最打动人心:那些未实现的抱负不值一提,现在只盼着能与人面对面说说话就好,可就连这点愿望都难以实现("期期"形容口吃的样子,暗示想说却说不出)。

全诗魅力在于用家常话写尽读书人的普遍困境:年轻时胸怀大志,到老才发现抱负成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像现在很多在外打拼的人,过年回家才发现除了问工资婚恋,竟找不到能聊心里话的亲人。诗中"上冢"(扫墓)的细节特别扎心——活着时无人倾听,心事只能对逝者诉说。这种跨越八百年的孤独感,至今仍能引起强烈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