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赤城霞气卷

赤城嵯峨倚天起,横绝海云三百里。岚霏销尽霁霞明,綵翠荡摇青镜里。

绮华丹燄纷交流,五色芙蓉绿水秋。罗浮天姥何足数,气压三山十二楼。

粉署仙郎赤城客,石梁华顶亲游历。几回梦入故山霞,不知身在长安陌。

长安陌上早朝天,日丽觚棱曙景鲜。紫盖黄旗蔚葱茜,龙光咫尺五云边。

鹓班侍立敷章奏,花露沾衣凝伫久。恍疑身上青云梯,仰手瑶光攀北斗。

羡子朱颜绿鬓时,清朝际遇古来稀。早竭丹心报明主,赤城岁晚弄霞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赤城山霞光画卷,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仕途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前半部分用浓墨重彩描绘赤城山的奇幻景象: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要刺破天空,云雾散尽后霞光将整座山染成流动的彩绸。诗人用"五色芙蓉"形容霞光映照下的山体,说这美景让著名的罗浮山、天姥山都黯然失色。最妙的是把倒映霞光的平静水面比作"青镜",让整幅画面虚实相映。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写身在官场的矛盾心理。这位"仙郎"官员虽然每天在长安参加庄严的早朝,看到皇宫辉煌的晨景,但梦里总回到故乡的霞光中。"花露沾衣"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他朝堂上走神的模样——官服被晨露打湿都浑然不觉,灵魂早已飞回赤城山。

最后四句是规劝之词:趁着年轻有为时好好报效朝廷,等年老退休再回乡赏霞也不迟。这种"先尽忠后尽孝"的思想,通过"赤城岁晚弄霞晖"这样充满画面感的句子表达出来,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奇观与人生选择完美融合。霞光既是真实美景,也象征着乡愁与理想。在华丽辞藻背后,藏着每个游子都懂的他乡与故乡的永恒拉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