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溪山小隐图

自我初陟浮丘峰,十年往还如梦中。
向来朱颜今白发,只有山色当时同。
青桤丛边数间屋,夜夜白云檐下宿。
道人心境云共閒,啸傲云林谢尘俗。
桥头野客行迟迟,归来似有东林期。
一声清磬万山暝,知是上方禅定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道人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人回忆了自己十年前初次登临浮丘峰的情景,感叹时光飞逝,自己的容颜已从年轻变为白发苍苍,但山峰的景色却一如往昔。这种对比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给人一种岁月无情、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道人居住的环境:在青桤树林旁,有几间简陋的屋子,每晚白云都飘在屋檐下,仿佛与道人为伴。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自由、纯净和超脱,道人与白云为伴,意味着他已摆脱尘世的纷扰,心境宁静而闲适。诗人用“啸傲云林谢尘俗”来形容道人的洒脱与超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然后,诗人描写了一位桥头的野客,他慢慢地行走,似乎在期待着某种东林之约。这里的“东林”可能指的是东林寺,暗示着一种与佛教相关的宁静与超脱。野客的“迟行”和“归来”象征着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精神归宿的追寻。

最后,诗人以一声清磬和万山沉寂的画面结束全诗,暗示道人已进入禅定的状态。清磬的声音在群山中回荡,象征着宁静与超脱,而万山的沉寂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这幅画面不仅展现了道人内心的平静,也传达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心灵安宁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道人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世俗的疏离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超脱,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