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中即事

晨昏候母安,此外便聋哑。
胜败两相忘,以金注若瓦。
万物质非铜,造化工始冶。
烦暑不入林,园中避炎夏。
浮云视岂真,松风听未假。
六月余雨泽,禾黍被原野。
二三素心人,弹琴敲棋者。
短服复散发,《黄庭》手常把。
高枕卧北窗,陶潜吾师也。

现代解析

《夏日园中即事》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园中宁静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晨昏候母安”,说明他每天早晚都照顾母亲,体现出孝顺的品质。而“此外便聋哑”则表明他对外界纷扰不在意,仿佛听不到、看不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胜败两相忘,以金注若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成败得失的淡然态度。他不看重胜负,甚至将金钱视为瓦砾,显示出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提到“万物质非铜,造化工始冶”,意思是说万物并非都是铜铁那样坚硬无情的,而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产物。这表明诗人对自然界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烦暑不入林,园中避炎夏”描绘了诗人在园中避暑的景象。他远离了外界的酷热,享受着园中的清凉,心境也随之平静。

“浮云视岂真,松风听未假”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他认为浮云虽美却不真实,而松林中的风声却是实实在在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真实感受。

“六月余雨泽,禾黍被原野”描绘了雨后田野的丰收景象,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二三素心人,弹琴敲棋者”则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弹琴下棋的悠闲时光。他们不求富贵,只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短服复散发,《黄庭》手常把”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穿着简单的衣服,头发随意披散,手中常常拿着《黄庭经》(一部道教经典),表现出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最后,“高枕卧北窗,陶潜吾师也”点明了诗人的精神导师——陶渊明。陶渊明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以他为榜样,追求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园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它展现了一种简单、宁静、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读来让人感到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