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元章梅花为段主事子辛赋
画堂六月飞严霜,客持此幅梅花芳。
乍窥疑浮初月影,细对忽丽繁星芒。
塞垣风高吹石裂,岭南天低不受雪。
何似孤山处士家,一段西湖弄华月。
梅花此时殊有韵,青鸟遥传海山信。
度水盈盈玉雪肤,含风袅袅堆鸦鬓。
万种心情春酒缸,起为花神酹一觞。
谁怜白贲元无价,空复红芳号假王。
会稽山农骨已冷,梦入梅花呼不醒。
巡檐且索屋三间,负郭何须田二顷。
乍窥疑浮初月影,细对忽丽繁星芒。
塞垣风高吹石裂,岭南天低不受雪。
何似孤山处士家,一段西湖弄华月。
梅花此时殊有韵,青鸟遥传海山信。
度水盈盈玉雪肤,含风袅袅堆鸦鬓。
万种心情春酒缸,起为花神酹一觞。
谁怜白贲元无价,空复红芳号假王。
会稽山农骨已冷,梦入梅花呼不醒。
巡檐且索屋三间,负郭何须田二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六月飞霜的奇异景象,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画堂六月飞严霜,客持此幅梅花芳"就营造出一种反常的氛围——炎夏六月却飘起寒霜,客人带来一幅梅花图,暗示梅花在严寒中依然芬芳。这种反常感立刻抓住读者注意力。
中间部分用细腻的比喻描写梅花之美:"初月影"形容梅花的朦胧美,"繁星芒"表现其璀璨。通过"塞垣风高"和"岭南天低"的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特质。"孤山处士家"和"西湖弄华月"则用林逋(北宋著名隐士)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青鸟遥传海山信"引入神话元素,将梅花比作仙山信使。"玉雪肤"和"堆鸦鬓"用美人喻花,展现梅花的冰肌玉骨与摇曳风姿。"春酒缸"和"酹一觞"则表现诗人对梅花的深情,愿为花神敬酒。
结尾处"会稽山农骨已冷"暗用王冕(号会稽山农)的典故,这位元代画家以画梅著称。诗人说这位画梅名家已逝,只能在梦中与梅花相会,表达对先贤的追思。"屋三间"和"田二顷"化用杜甫诗句,表现诗人向往简朴生活的心境。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中的梅花图与想象中的梅花意境交融,赞美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也寄托了诗人不慕荣利、向往隐逸的情怀。诗中多用对比(夏与冬、南与北)、比喻(将花比作美人)和典故,语言优美而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