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古琴

寥寥谁是识琴心,得趣元来不在音。
可惜伯牙犹未达,绝弦当日恨徒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名为《无弦古琴》,通过描写古琴的无弦,表达了作者对音乐本质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寥寥谁是识琴心,得趣元来不在音”直接点出了作者的观点:真正懂得古琴的人很少,而古琴的乐趣并不在于它发出的声音。这里,“琴心”指的是古琴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而“音”则是指外在的音乐。作者认为,古琴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而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

接下来,“可惜伯牙犹未达,绝弦当日恨徒深”提到了古代著名的琴师伯牙。伯牙以琴艺高超闻名,但他与知音子期的故事却充满了遗憾。伯牙在子期去世后,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便断弦不再弹琴。作者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伯牙的惋惜,认为他还没有真正理解古琴的本质,因为真正的琴心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声音或知音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古琴的无弦,探讨了音乐与心灵的关系。作者认为,真正的艺术和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他人的认可,而在于内心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思想超越了具体的音乐,深入到了对人生和艺术的普遍思考,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通过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作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并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吴锡畴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