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书赠义军旧书记四首① 其四 (己亥稿下,清光绪二十五年秋、冬)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民族英雄郑成功(郑延平)的。作者用豪迈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前两句用夸张的比喻说:谁能空手斩杀巨大的鲸鱼(比喻强大的敌人),才配得上英雄的名号。这里"赤手斩长鲸"形象地表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后两句直接歌颂郑成功:他像擎天柱一样支撑着东南半壁江山(指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证明人间还有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天半壁"这个比喻既写出了郑成功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他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江山。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豪情壮志。作者用斩鲸鱼、撑天空这样大气磅礴的意象,把郑成功的英雄形象写得特别高大。最后一句"人间还有郑延平"既是对英雄的赞美,也暗含希望——世上还能出现这样的英雄人物。这种对英雄气概的呼唤,让整首诗读起来特别振奋人心。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