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和父
掠眼年光洒飞雹,三载从游只如昨。
似闻买船修水来,俄见呼童理归橐。
酸寒自是临川尉,况值凶年群盗作。
干戈陌上玩经史,金鼓声中挹杯杓。
上官喑呜百吏怖,人皆唯唯君谔谔。
此行作邑乱山中,安得校书天禄阁。
归谒黄龙老比邱,乞取囊中万金药。
吾体溃闷假双井,信信致之亦不恶。
似闻买船修水来,俄见呼童理归橐。
酸寒自是临川尉,况值凶年群盗作。
干戈陌上玩经史,金鼓声中挹杯杓。
上官喑呜百吏怖,人皆唯唯君谔谔。
此行作邑乱山中,安得校书天禄阁。
归谒黄龙老比邱,乞取囊中万金药。
吾体溃闷假双井,信信致之亦不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姜和父要去偏远山区当官,诗人既担心又敬佩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用"时光飞逝如冰雹"的比喻,说三年相处像昨天一样。突然听说朋友买了船准备出发,转眼就看到他在收拾行李,有种猝不及防的离别感。
中间八句是重点:朋友要去当个穷县官(临川尉),偏偏遇上灾荒年和盗贼横行。但这位朋友很特别——别人打仗时他读圣贤书,军营里还敢喝酒;上司发怒百官害怕时,只有他敢直言不讳。诗人用"金鼓声中挹杯杓"(战鼓声中倒酒喝)这种反差画面,活画出朋友潇洒不羁的文人风骨。
最后六句带着担忧和祝福:山区条件艰苦,哪比得上校书郎的清闲差事(天禄阁是皇家图书馆)。建议朋友顺路拜访高僧(黄龙老比邱),讨些灵丹妙药。还贴心地说:"要是水土不服,记得我送你的双井茶能治病,多喝点没关系"。
全诗妙在两种情绪的碰撞:一边是"乱山凶年"的现实担忧,一边是"战鼓声中读书喝酒"的文人浪漫。通过收拾行李、讨药、送茶这些生活细节,把对好友的牵挂写得特别真实温暖。最后用茶叶作结,既化解离愁又透着文人雅趣,显得情真意切又不失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