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君肃日严忍斋
群肃吾良朋,天资秀而颖。
以忍名其斋,求余为序引。
余闻刃制心,共字谓之忍。
一忍宽百忧,百动归一静。
人心本至明,万善集虚境。
外物一障之,天真随晦泯。
意猿肆颉颃,气马浪驰骋。
以忍作防闲,如物有绳准。
贤养心学,最切是惩忿。
愚者一不校,鲁者三自省。
行行无取才,宜为夫子哂。
师德岂懦夫,见善必操秉。
唾面令自乾,可能愧不逞。
公艺忠考人,家法肃而整。
九世有盘盂,一字其要领。
愿子继自今,去过贵乎敏。
育德必体蒙,辨义真观井。
意融妄尽消,心清事亦省。
我少梁心气,近亦痛除屏。
作诗虽警君,且俗以自警。
以忍名其斋,求余为序引。
余闻刃制心,共字谓之忍。
一忍宽百忧,百动归一静。
人心本至明,万善集虚境。
外物一障之,天真随晦泯。
意猿肆颉颃,气马浪驰骋。
以忍作防闲,如物有绳准。
贤养心学,最切是惩忿。
愚者一不校,鲁者三自省。
行行无取才,宜为夫子哂。
师德岂懦夫,见善必操秉。
唾面令自乾,可能愧不逞。
公艺忠考人,家法肃而整。
九世有盘盂,一字其要领。
愿子继自今,去过贵乎敏。
育德必体蒙,辨义真观井。
意融妄尽消,心清事亦省。
我少梁心气,近亦痛除屏。
作诗虽警君,且俗以自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余君肃的,主题围绕"忍"字展开,用生活化的比喻讲透了忍耐的智慧。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点题(前4句):朋友用"忍"字命名书斋,请作者写序。作者巧妙拆解"忍"字——"刃在心上",说明忍耐需要克制。
2. 核心说理(中间20句): - 用绳子勒马比喻:人心本纯净,但容易被欲望带偏,忍耐就像缰绳能管住脱缰的野马。 - 举历史名人例子:唐朝娄师德被吐口水不擦脸(著名"唾面自干"典故),张公艺九代同堂靠"忍"字治家,说明忍耐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 给出实用建议:要像照镜子改衣冠那样及时反省,像挖井见水那样看清事情本质。
3. 结尾共勉(最后4句):作者坦诚自己也常冲动,写这首诗既是劝诫朋友,更是提醒自己。这种真诚的自我反思让说教更有说服力。
诗歌亮点: - 把抽象道理具象化:用"野马脱缰""猴子闹腾"比喻不受控的情绪 - 说理不空洞:既有心理学分析(人心本善),又有实用方法论(及时反省) - 态度亲切:不摆架子,像朋友聊天,最后还拿自己举例
对现代人的启示: 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上火的事,诗里教的不是无底线忍让,而是: ① 先冷静(百动归一静) ② 想本质(辨义观井) ③ 会转化(把憋屈变成自我修炼) 这种"智慧型忍耐"至今仍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