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曲五首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郎为匕上香,妾为笼上灰。归时虽暖热,去罢生尘埃。
夜裁鸳鸯绮,朝织蒲桃绫。欲试一寸心,待缝三尺冰。
怜时鱼得水,怨罢商与参。不如山支子,却解结同心。
红颜感暮花,白日同流水。思君如孤灯,一夜一心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女性视角描绘了爱情中的甜蜜、等待与失落,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像一部古代女子的情感纪录片。

开篇用"江北女唱江南曲"的对比,暗示女子在爱情中的身不由己——就像习惯江南小调的北方姑娘,爱情让人做出不擅长的事。"双凫不成浴"(两只野鸭无法共浴)的比喻,道出相爱却难以相守的困境。

中间三组生活片段尤为动人:用"香炉与香灰"比喻恋人短暂的温存后终将分离;"白日织锦夜里裁绸"展现女子为爱付出的心血,而"缝三尺冰"的夸张说法,让等待的寒意触手可及;"鱼水之欢"与"参商永隔"(天上永不相见的星宿)的强烈对比,揭示爱情从热烈到冷漠的过程。

结尾把思念比作"孤灯心死",用油尽灯枯的景象,让读者看到耗尽全部热情后的绝望。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听邻家姐姐诉说心事,那些缝衣、等郎、心碎的日常细节,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鸣爱情中的期待与伤痛。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