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为华俊作

苔径通幽处,柴门暗薜萝。
溪回清涨急,山迥白云多。
南浦归鸥鸟,西风断棹歌。
小桥村墅晚,有客抱琴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田园画卷,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开篇"苔径通幽处"用长满青苔的小路暗示人迹罕至,带我们走进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柴门暗薜萝"中爬满藤蔓的木门,更强化了隐居之地的幽静氛围。

中间四句用动态景物展现山水之趣:溪水急转形成漩涡,山势起伏间白云缭绕,南边水岸有归巢的鸥鸟,西风中断断续续传来渔歌。这些画面既有视觉的流动感(溪水、白云),又有声音的韵律感(棹歌),共同构成多感官的山水体验。

结尾处笔锋一转,在傍晚的小桥村舍前,出现了一位抱琴的过客。这个突然的人物出现让画面活了起来,他可能是访友的隐士,也可能是诗人的自况。抱琴的细节暗示着高雅的情趣,为整幅山水画注入了人文气息。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展示幽静的环境(苔径柴门),接着用山水云鸟展现自然生机(溪流白云鸥鸟),最后以人物点睛(抱琴客)。通过这种由静到动、由景及人的写法,把普通山水写出了灵动的韵味,让人感受到隐逸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