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怀夐然世表某早知敬慕长诵诸人今老矣辄韵之以贻其子孙云
庙食于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写给同乡李家长辈及其子孙的赠诗,主要表达了对李氏家族世代贤德的赞美,以及作者与李家深厚的情谊。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赞美李氏祖先(1-4句)
用"庙食于莆"说明李家祖先功德受人祭祀,"变海为田"形容其开拓之功。说李家福泽绵延千年,在三山地区(福州别称)都是书香门第的典范。
2. 重点称赞李家父子(5-16句)
- 父亲是清廉的京官(5-6句)
- 长子李孝纯品德高尚(7-8句),外貌俊美如潘安,内心豁达如庄子
- 回忆自己年轻时与李家交往(9-12句),李家从不搬弄是非,待人始终如一
- 如今年纪大了(13-16句),想把这些美德记录下来传给后人
3. 结尾表达祝愿(17-20句)
很高兴现在能回乡与李家子弟相聚,希望李家这样的善人之家能继续兴旺,不必担忧世事变迁。
艺术特色:
- 用"文雁"比喻书香世家
- "潘安容貌心蒙庄"的对比写出内外兼修
- "交游如一日"体现真挚友情
- 语言朴实如话家常,情感真挚自然
全诗通过回忆与赞颂,展现了一个地方望族的家风传承,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族荣誉、珍视世交情谊的价值观念。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