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柳营曲_太平即事亲

太平即事

亲凤塔,住龙沙,天下太平无事也。辞却公衙,别了京华,甘分老农家。傲河阳潘岳栽花,郊东门邵平种瓜。庄前栽果木,山下种桑麻。度岁华,活计老生涯。

怀古

曾窨约,细评薄,将业兵功非小可。生死存活,成败消磨,战策属谁多?破西川平定干戈,下南交威镇山河。守玉关班定远,标铜柱马伏波。那两个,今日待如何?

楚汉遗事

楚霸王,汉高皇,龙争虎斗几战场。争弱争强,天丧天亡,成败岂寻常。一个福相催先到咸阳,一个命将衰自刎乌江。江山空寂寞,宫殿久荒凉。君试详,都一枕梦黄粱。

叹世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现代解析

这首曲子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深刻的历史思考,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退休田园的闲适
开头描写一位官员辞去官职归隐田园的生活。他离开繁华京城,甘愿做个普通农夫,像古代名人潘岳种花、邵平种瓜一样,在山下种桑麻果树,过着平淡却自在的晚年。这里用"太平无事"反衬出官场的纷扰,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第二部分:历史名将的反思
通过班超平定西域、马援南征立铜柱的故事,提出尖锐问题:这些立下大功的名将,如今又如何呢?暗示再大的功业终将被时间淹没,带有"是非成败转头空"的苍凉感。

第三部分:楚汉之争的启示
用项羽刘邦的对比,揭示命运的无常:刘邦先入咸阳得天下,项羽兵败乌江。曾经华丽的宫殿如今荒芜,说明再激烈的争斗最终都像一场梦。这里"一枕梦黄粱"借用黄粱一梦的典故,强调荣华富贵的虚幻。

第四部分:怀才不遇的愤懑
最后部分最直白激烈。写有志之士(搓手磨剑准备干大事)到头来白首无成,像老将廉颇无人赏识,像萧何的才华无处施展。人们只能慌忙逃避现实险恶,因为平地里都会突然起风波——暗指世道险恶,才华无处施展。

整体精髓
全篇通过三种人生状态(归隐闲适、历史功业、现实失意)的对比,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1. 功名利禄终成空,平凡生活最真实
2. 历史风云人物也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浪花
3. 现实中才华常被埋没,不如远离纷争
语言生动形象(如"龙争虎斗""平地起风波"),用大量历史典故形成强烈对比,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对人生起伏的透彻领悟。

马谦斋

马谦斋,[元](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与张可久同时,且相识。工散曲,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张可久有《天净沙·马谦斋园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过官,辞官后归隐,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现存小令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