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篇赠尹紫芝内翰
鼎湖龙去秋溟溟,惊风吹雨秋山青。
白头中翰泪凝霰,叫霜断雁栖寒汀。
烈皇御宇十七载,身在深宫心四海。
一朝地老与天荒,城郭依稀人事改。
当年删定《南薰曲》,内殿填词徵召促。
琴张好学直乾清,先公屡赐金莲烛。
雅乐推君独擅场,望春楼下拜君王。
《高山》一奏天颜喜,奉敕新翻旧典章。
昭仪传谕何谆切,予赉先颁女儿葛。
上林避暑抚丝桐,温语贞娥遵秘诀。
流泉石上坐相邀,薇省风清玉佩摇。
神武门前轻执戟,永和宫里薄吹箫。
如意初殇泪沾臆(自注:皇五子悼灵王。),那堪又报河南失。
钿蝉零落葬田妃,池水苍茫尚凝碧。
寒食花飞不见春,冬青冢树斫为薪。
煤山一片凄凉月,犹照疆场血化磷。
世间万境须臾梦,老臣剩有西台恸。
四十年来寄食艰,何人再听《高山弄》。
鉴湖南去云门外,古寺松篁景晻霭。
维舟无意忽相逢,恍惚梦魂同晤对。
夕阳影里话前朝,天寿诸陵王气消。
留得闲身师白足,满头白发影飘萧。
白头中翰泪凝霰,叫霜断雁栖寒汀。
烈皇御宇十七载,身在深宫心四海。
一朝地老与天荒,城郭依稀人事改。
当年删定《南薰曲》,内殿填词徵召促。
琴张好学直乾清,先公屡赐金莲烛。
雅乐推君独擅场,望春楼下拜君王。
《高山》一奏天颜喜,奉敕新翻旧典章。
昭仪传谕何谆切,予赉先颁女儿葛。
上林避暑抚丝桐,温语贞娥遵秘诀。
流泉石上坐相邀,薇省风清玉佩摇。
神武门前轻执戟,永和宫里薄吹箫。
如意初殇泪沾臆(自注:皇五子悼灵王。),那堪又报河南失。
钿蝉零落葬田妃,池水苍茫尚凝碧。
寒食花飞不见春,冬青冢树斫为薪。
煤山一片凄凉月,犹照疆场血化磷。
世间万境须臾梦,老臣剩有西台恸。
四十年来寄食艰,何人再听《高山弄》。
鉴湖南去云门外,古寺松篁景晻霭。
维舟无意忽相逢,恍惚梦魂同晤对。
夕阳影里话前朝,天寿诸陵王气消。
留得闲身师白足,满头白发影飘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臣写给朋友尹紫芝的深情之作,通过回忆明朝灭亡前后的往事,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用"鼎湖龙去"象征明朝灭亡,描写秋雨凄凉的景象,烘托出悲凉氛围。老臣白发苍苍,像霜打的孤雁一样无助。
2. 中间大段回忆明朝末年的宫廷生活:
- 提到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勤政爱民
- 描写宫廷音乐盛况,尹紫芝曾因琴艺受到皇帝赏识
- 转折写到皇子夭折、田妃去世、河南失守等不幸事件
- 最后煤山(崇祯自缢处)的月光照着战场血迹,暗示明朝覆灭
3. 结尾写四十年后与老友重逢:
- 两人在古寺偶遇,恍如梦中
- 夕阳下追忆前朝,感叹明朝皇陵的王气已消散
- 如今只能出家为僧,白发飘零度过余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场景(秋雨、孤雁、月光)烘托亡国之痛
2. 通过宫廷生活细节(音乐、赏赐)展现曾经的繁华
3. 今昔对比强烈,从辉煌到衰败的落差令人唏嘘
4. 最后老友重逢的描写,让沧桑感更加深刻
诗中表达的不只是对王朝更替的感慨,更是一个老臣对青春岁月、知遇之恩的怀念,以及晚年飘零的孤寂。这种深沉的情感,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叙事自然流露,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