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冲卿中秋不见月

木叶飘飘客正悲,浮云更起蔽朱曦。
分无好月临清夜,且共芳樽乐盛时。
密户那忧风荡烛,重帘宁怯露侵肌。
金壶漏尽玉山倒,天外晴阴谁复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未能见到月亮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木叶飘飘客正悲”,用落叶飘飘的景象来烘托诗人内心的悲伤,仿佛落叶也在为他的情绪叹息。接下来,“浮云更起蔽朱曦”,浮云遮住了太阳,暗示着月亮的缺席,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阴郁。

“分无好月临清夜”直接点明了中秋之夜没有月亮的遗憾,但诗人并未一味沉浸在失落中,而是选择“且共芳樽乐盛时”,举起酒杯,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这种豁达的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面对。

“密户那忧风荡烛,重帘宁怯露侵肌”这两句写诗人身处室内,虽然外面有风雨和寒露,但他并不担忧,反而感到温暖和安全。这里的“密户”和“重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最后两句“金壶漏尽玉山倒,天外晴阴谁复知”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金壶漏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玉山倒,则暗示着生命的衰老。而天外的晴阴变化,无人知晓,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法掌控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无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豁达。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