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
绿满篱根,青回岸觜,已觉雪消寒定。
筇枝划藓,屐齿黏泥,来访南峰晓景。
正值东风乍晴,松响禅关,鸟啼僧径。
看孤崖遥挂,飞泉一道,玉波春冷。
有古塔、远倚花宫,琅珰殿角,相和上方清磬。
鹤亭云罨,鱼尾霞盏,取次水昏烟暝。
银魄还明,隔溪竹屋箫声,画栏灯影。
算江山如此,那能忘却,五湖游兴。
筇枝划藓,屐齿黏泥,来访南峰晓景。
正值东风乍晴,松响禅关,鸟啼僧径。
看孤崖遥挂,飞泉一道,玉波春冷。
有古塔、远倚花宫,琅珰殿角,相和上方清磬。
鹤亭云罨,鱼尾霞盏,取次水昏烟暝。
银魄还明,隔溪竹屋箫声,画栏灯影。
算江山如此,那能忘却,五湖游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惜馀春慢》描绘了一幅春天山野的美丽画卷,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韵味。诗的开头,作者通过“绿满篱根,青回岸觜”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色遍布篱笆根部,青色重新回到岸边,雪已消融,寒意也渐渐消散。接着,作者用“筇枝划藓,屐齿黏泥”生动地描绘了自己踏着竹杖、踩着泥泞的路,前往南峰观赏清晨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东风乍晴”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希望,松树在风中发出声响,鸟儿在僧侣的小径上啼鸣,仿佛在迎接这美好的季节。远处的孤崖上,一道飞泉如白玉般挂下,泉水冰冷,却又带着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座古塔,它静静地伫立在花宫旁,殿角的风铃与寺庙的钟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鹤亭被云雾笼罩,鱼尾般的霞光洒在水面,天色渐暗,水面上泛起薄雾,仿佛一幅水墨画。
最后,诗中提到月光依旧明亮,隔着小溪的竹屋里传来箫声,画栏旁灯火闪烁。诗人感叹江山如此美丽,怎能忘记曾经的五湖游历之兴?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过往游历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静谧,既有视觉的享受,也有听觉的愉悦。诗人通过对山水、寺庙、光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