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植棫朴入山拾薪

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农家生活的温馨画面,传递了劳动与亲情的朴素之美。

开篇用"汗漫陟秋山"等句生动展现秋日山景:凉风拂面,红叶飘落溪涧,画面充满动感与色彩。随后聚焦孩子们拾柴的场景,"呼儿""携筐"等动作描写让一群勤劳活泼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他们穿梭林间的身影与落叶的窸窣声构成生动的劳动交响曲。

归家后的场景尤为温暖:孩子们带着柴薪回来,屋里充满欢声笑语,老人分发枣栗犒劳,三代同堂的其乐融融跃然纸上。诗人由此联想到陶渊明亲自劳作的故事,坦然承认自己不如古人通达,必须依靠双手劳作才能维持生计。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传递深意:首先是秋日劳作的生动画面,其次是家庭温暖的细腻刻画,最后升华到对劳动价值的思考。诗人将日常农事写得充满诗意,用"枣栗颁孩童"这样的小细节展现天伦之乐,最终落脚在"不劳动不得食"的朴素真理上,既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也是对劳动价值的真诚礼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