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坐后亭

隔帘迟日午风微,社燕惊寒未肯归。
读了丹经成默坐,时时一片杏花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宁静惬意的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阳光透过帘子洒进来,午后的风轻轻吹拂。屋檐下的燕子因为天气微凉,迟迟没有飞回北方。这里"迟日"和"微"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春日阳光的慵懒,又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燕子"未肯归"的拟人化描写,让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后两句转入写人:诗人读完道家经典后静坐沉思,时不时有杏花瓣飘落眼前。"丹经"暗示诗人正在修身养性,"默坐"展现内心的平静。最后"杏花飞"这个细节特别动人,既点明了春天的季节特征,又以动态的花瓣衬托出静态的沉思,形成美妙的意境对比。

整首诗就像一段春日午后的短视频:阳光、微风、燕子、杏花、静坐的诗人,共同构成了一幅闲适淡雅的画面。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意象的巧妙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他远离尘嚣、享受独处的悠然心境。特别是最后飘飞的杏花,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灵动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