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落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
首联“妆华倚艳欲无功,到处芳菲入眼空”意思是说,花儿虽然装扮得艳丽动人,但它们的美丽终将消逝,四处盛开的花朵最终都会凋零,给人一种繁华过后空无一物的感觉。这里诗人用“无功”来形容花儿的美丽难以持久,暗示了生命的无常。
颔联“薄影萋迷聊借月,后时衰谢不缘风”进一步写花儿的凋谢。薄薄的花影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迷离,仿佛借月光来延续自己的存在感。然而,花儿的凋谢并不是因为风的吹拂,而是自然规律使然。这里诗人通过“不缘风”来强调花儿凋谢的必然性。
颈联“帘钩淡沲闻幽鸟,篆迹依稀见小虫”转向了对环境的描写。帘钩轻轻晃动,传来幽静的鸟鸣声;地上隐约可见小虫爬过的痕迹。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衬托出落花之后的空寂感。
尾联“清晓关情应不免,数枝惆怅杏园东”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清晨时分,诗人看到杏园东边的几枝落花,心中不免感到惆怅。这里的“惆怅”不仅仅是对落花的惋惜,更是对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诗人用一种平静而略带忧伤的语气,带领读者思考自然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物我交融的意境。
周用
(1476—1547)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迁广东布政司参议。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九庙灾,自陈致仕。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有《周恭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