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六 (庚戌、辛亥稿,清宣统二年、三年、民国元年)

谁携儿女泛湖归,笑语声中棹欲飞。
消受湖天好秋色,蘋花香上素罗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湖的温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谁携儿女泛湖归,笑语声中棹欲飞"像电影镜头一样,先让我们看到一家人划船归来的远景,再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船桨划得飞快,暗示他们玩得尽兴,急着回家分享快乐。

后两句"消受湖天好秋色,蘋花香上素罗衣"特写秋日美景:开阔的湖面与天空相映,白色的蘋花香气沾染在素色罗衣上。这里用衣服染香这个细节,巧妙地把视觉、嗅觉和触觉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藏在字里行间的幸福感: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出游,母亲衣衫上的花香,共同构成了平凡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捕捉,自然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珍视。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