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首 其二

辨不辨,昏不昏,打破盆子只论盆。
千里远山烟树,数家沙鸟渔村。
夜深月与湖光浑,天水茫茫绝点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首先,“辨不辨,昏不昏”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他似乎在说,很多事情不需要过于纠结是非对错,也不需要过分清醒或糊涂,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就好。这种态度让人联想到禅宗的“不执着”思想,即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接下来,“打破盆子只论盆”这句话用了比喻,意思是说,当盆子被打碎时,人们只会关注盆子本身,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这可能是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然后,诗中描绘了一幅远山的画面:“千里远山烟树,数家沙鸟渔村。”这里的“千里远山”和“烟树”给人一种遥远而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而“数家沙鸟渔村”则描绘了一个小渔村的景象,沙鸟在岸边飞翔,人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夜深月与湖光浑,天水茫茫绝点痕。”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湖面,月光与湖光融为一体,天水相接,茫茫一片,没有任何痕迹。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自然的伟大,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渺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要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同时也要珍惜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释法智

释法智,俗姓柏,陕府(今河南陕县)人。于西京圣果寺祝发,习《华严》,弃谒南阳谨,次参大洪智,后依宏智正觉禅师。出居善权,次迁金粟。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