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灯歌
锡山等培嵝,势与九龙敌。
紫翠乱纷披,葱菁郁相射。
龙宫鹿苑莽榛枳,剩有窣堵千百尺。
欲堕不堕罡风扶,青霄雷霆白日黑。
僧弥守护不少暇,往往烧灯过子夜。
格泽嘘烟天外来,祝融吐燄云中泻。
大如金轮挂玉岑,细如舍利散珠林。
澹如冰绡映水月,炽如宝地铺黄金。
疏如一点两点明星光,历历密如千树万树紫贝垂森森。
初疑荫界为炎国,又怪祗林作火宅。
九微何事及诸天,太乙偏来照禅室。
君不见豪家火树重重影,绣幕旃檀宵不冷。
铜山金穴俄顷尽,凤管鹅笙尽悲哽。
又不见十二青楼朝日杲,银缸宝炬香缭绕。
春风桃李不相待,昔时艳丽今时槁。
叹息人间世,光燄如电疾。
为堕无明网,欲火烧七尺。
何如对此浮屠下,一灯荧荧坐佛日。
誓令心似净琉璃,不遣尘根碍虚白。
紫翠乱纷披,葱菁郁相射。
龙宫鹿苑莽榛枳,剩有窣堵千百尺。
欲堕不堕罡风扶,青霄雷霆白日黑。
僧弥守护不少暇,往往烧灯过子夜。
格泽嘘烟天外来,祝融吐燄云中泻。
大如金轮挂玉岑,细如舍利散珠林。
澹如冰绡映水月,炽如宝地铺黄金。
疏如一点两点明星光,历历密如千树万树紫贝垂森森。
初疑荫界为炎国,又怪祗林作火宅。
九微何事及诸天,太乙偏来照禅室。
君不见豪家火树重重影,绣幕旃檀宵不冷。
铜山金穴俄顷尽,凤管鹅笙尽悲哽。
又不见十二青楼朝日杲,银缸宝炬香缭绕。
春风桃李不相待,昔时艳丽今时槁。
叹息人间世,光燄如电疾。
为堕无明网,欲火烧七尺。
何如对此浮屠下,一灯荧荧坐佛日。
誓令心似净琉璃,不遣尘根碍虚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佛塔上的灯火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传递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佛门智慧的向往。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太乙偏来照禅室")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佛塔灯火。诗人先描写塔身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再聚焦到夜间灯火:有的像金色车轮挂在山上,有的像珍珠散落林间;有的淡如水中月影,有的亮如满地黄金;疏时像天上星星,密时像满树紫贝。这些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灯火变幻的瑰丽画面。
第二部分("君不见"到"昔时艳丽今时槁")通过两组对比,展现人世间的无常。富贵人家的奢华灯火终会熄灭,青楼女子的青春美貌终会凋零。这里用"火树""绣幕"象征世俗繁华,用"俄顷尽""今时槁"暗示好景不长。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点明主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如闪电般短暂,欲望只会带来痛苦。不如在佛塔下静坐,让心灵像透明琉璃般纯净。这里的"净琉璃"比喻通透无杂念的心境,"佛日"象征智慧光明。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灯火描写如同彩色画卷 2. 善用比喻,把抽象感悟具象化 3. 通过强烈对比(佛灯永恒vs人世短暂)深化主题 4. 最后升华出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智慧
全诗表面写景,实则劝诫:与其追逐转瞬即逝的物质享受,不如修炼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邹迪光
常州府无锡人,字彦吉,号愚谷。万历二年进士。官至湖广副使。年四十,罢官。工诗画,卒年七十余。有《郁仪楼集》、《调象庵集》、《石语斋集》、《文府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