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苔花馆听杨天益弹琴
戚戚复戚戚,空阶夜岑寂。
山人抱琴同月来,月光入户琴声哀。
起如十二峰头云乍散,孤猿三叫悲肠断。
止如十八滩头水潺沄,落雁一声念离群。
我琴无弦桐梓绿,化作孤生嶰谷竹。
感君慰我良宵愁,更奏人间离别曲。
吁嗟乎!
山人尔琴诚太悲,慎勿再弹《乌夜啼》,慎勿再弹《雉朝飞》!
山人抱琴同月来,月光入户琴声哀。
起如十二峰头云乍散,孤猿三叫悲肠断。
止如十八滩头水潺沄,落雁一声念离群。
我琴无弦桐梓绿,化作孤生嶰谷竹。
感君慰我良宵愁,更奏人间离别曲。
吁嗟乎!
山人尔琴诚太悲,慎勿再弹《乌夜啼》,慎勿再弹《雉朝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听琴的场景,充满了哀愁和离别的情绪。
开头"戚戚复戚戚"重复使用"戚戚"这个词,立刻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夜晚空荡荡的台阶更显得寂静冷清。这时,一位隐士抱着琴和月光一起到来,月光照进房间,琴声听起来特别哀伤。
接下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琴声:琴声开始时就像巫山十二峰的云雾突然散开,又像孤独的猿猴哀鸣三声,让人听了肝肠寸断;琴声停止时又像赣江十八滩的流水声,又像离群孤雁的一声哀鸣。
诗人说自己的琴没有琴弦,是用桐木和梓木做的绿色琴身,但听着听着,感觉它变成了山谷中孤独生长的竹子。诗人感谢琴师在这个忧愁的夜晚用琴声安慰自己,但演奏的却是人间离别的曲子。
最后诗人感叹:琴师啊,你的琴声实在太悲伤了,请你不要再弹《乌夜啼》这样悲伤的曲子了,也不要再弹《雉朝飞》这样哀伤的调子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把琴声的哀婉动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伤感。诗中反复出现的"孤猿"、"落雁"、"孤生"等意象,都强化了这种孤独悲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