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慢·登灵岩,依清真四声

土石涌绀碧,烟霭延湖沼。
洞深径仄,争路交飞鸟。
残霸故国,一纸斜阳稿。
铃语浮屠悄。
凭吊数兴亡,野花零、江枫又老。
古春渺。
剩露井波澄,怅廊听落叶,径问旧香,事往吴山晓。
冷翠化云,飞上琴台秒。
勿妒天平貌。
妆淡抹浓时,学西湖、螺鬟更好。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登上灵岩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展现出一幅沧桑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开篇用"土石涌绀碧"形容山色,青红相间的岩石仿佛在涌动,远处湖沼上笼罩着薄雾。接着写山中幽深的洞穴、狭窄的小径,飞鸟争相掠过,营造出灵岩山的幽静氛围。

"残霸故国"以下转入历史联想,将吴越争霸的往事比作一张被夕阳染黄的稿纸,暗示这些历史已随时间褪色。佛塔上的风铃静静作响,引发作者对朝代兴衰的感慨,野花凋零、枫叶变老的意象更添沧桑。

下片以"古春渺"起头,说古老的春天早已远去,只剩澄澈的井水。在落叶声中走过长廊,循着花香寻找古迹,整个吴山仿佛刚从晨光中醒来。最妙的是"冷翠化云"的想象,将山间青翠的雾气比作飞上琴台的云彩。

结尾处笔锋一转,说灵岩山不必嫉妒附近的天平山,因为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学着西湖梳起发髻的样子反而更美。这里化用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典故,给全词留下一个轻盈的收尾。

全词在写景中融入历史沉思,既有"斜阳稿""数兴亡"的厚重感,又有"飞鸟""野花"的灵动,最后以俏皮的山色比拟作结,展现了作者面对古迹时复杂而洒脱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