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十八学士图

晋阳天人赤龙子,按剑叱咤风云起。
下嫌九土足腥秽,欲将乾坤翻海洗。
妖蟆射杀落九重,日月再启光曈曈。
十八文星烂奎璧,玉堂高开连紫宫。
天生奇才真羽翼,南金大珠何足惜。
凤凰笙管宴彤庭,日听四海歌太平。
图形更诏丹青手,不独云台画将星。
君不见嬴家祖龙坑学士,山下看瓜同日死。
阿房壁土未曾干,草绿宫垣哭秋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题十八学士图》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场景,充满了英雄气概和历史感。诗的开头写了一位像天神般的英雄人物,他手握宝剑,威风凛凛,仿佛能呼风唤雨。他对世间的不公和污秽感到不满,想要彻底改变这个世界,像用海水洗净大地一样。

接下来,诗人用“妖蟆射杀落九重”来形容这位英雄铲除了邪恶的力量,让日月重新照耀大地,光明重现。这里的“妖蟆”象征着黑暗和邪恶,英雄的胜利让世界重获光明。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十八文星”,这些人是才华横溢的学士,他们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朝廷和皇宫。诗人用“玉堂高开连紫宫”来形容朝廷的辉煌,仿佛这些学士的才华把宫殿点缀得更加壮丽。

诗人还强调了这些学士的重要性,认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比珍贵的南金大珠还要宝贵。他们在朝廷中享受着荣耀,朝廷也因此歌舞升平,四海欢庆太平盛世。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秦始皇坑杀学士的暴行,提醒人们珍惜人才。秦始皇的暴政导致国家迅速灭亡,诗人用“阿房壁土未曾干,草绿宫垣哭秋鬼”来形容秦朝的衰败,曾经的辉煌宫殿如今只剩下荒草和哀嚎。

整首诗通过描绘英雄、学士和历史教训,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伟大,同时也警示人们要善待人才,避免重蹈覆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