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 其四 石门飞瀑

有山无水山脉枯,似人骨立神先徂。山水兼收固云妙,水不波折如同无。

我游石门气萧爽,坐看瀑布涵清虚。山光水色两争胜,持较或恐山不如。

玉龙出匣奋鳞甲,银河落天飞珍珠。青莲居士呼不起,梦魂仿佛来匡庐。

枕流漱石有素愿,揽辔且为留斯须。何日此间结茅屋,一洗尘垢期无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门飞瀑游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先,作者开篇就指出,只有山没有水,山脉就像失去了灵魂,显得枯燥无味。山水兼有固然美妙,但如果水没有波澜,也就失去了它的灵动。这样的比喻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山水相依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描写了自己在石门的感受,坐在瀑布旁,看着水流飞泻,心情格外清爽。山光和水色似乎在争奇斗艳,作者甚至觉得,在比较之下,山可能还不如水来得动人。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水的灵动与生机。

然后,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瀑布:像一条玉龙从匣子里跃出,鳞甲闪耀;又像银河从天而降,飞溅的珍珠四处飘洒。这些形象的描绘让瀑布的气势和美丽跃然纸上。

接着,作者提到了唐代诗人李白(青莲居士),感叹自己无法像他那样尽情享受自然,只能在梦中仿佛来到庐山这样的仙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希望能够在这里建造一间茅屋,远离尘世的纷扰,彻底洗净心灵的污垢。这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石门飞瀑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