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赞佛诗 其四
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
仙人觞瑶池,白云出杯底。
远驾求长生,逐日过濛汜。
盛姬病不救,挥鞭哭弱水。
汉皇好神仙,妻子思脱屣。
东巡并西幸,离宫宿罗绮。
宠夺长门陈,恩盛倾城李。
秾华即修夜,痛入哀蝉诔。
苦无不死方,得令昭阳起。
晚抱甘泉病,遽下轮台悔。
萧萧茂陵树,残碑泣风雨。
天地有此山,苍崖阅兴毁。
我佛施津梁,层台簇莲蕊。
龙象居虚空,下界闻斗蚁。
乘时方救物,生民难其已。
澹泊心无为,怡神在玉几。
长以兢业心,了彼清净理。
羊车稀复幸,牛山窃所鄙。
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
持此礼觉王,贤圣总一轨。
道参无生妙,功谢有为耻。
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里。
仙人觞瑶池,白云出杯底。
远驾求长生,逐日过濛汜。
盛姬病不救,挥鞭哭弱水。
汉皇好神仙,妻子思脱屣。
东巡并西幸,离宫宿罗绮。
宠夺长门陈,恩盛倾城李。
秾华即修夜,痛入哀蝉诔。
苦无不死方,得令昭阳起。
晚抱甘泉病,遽下轮台悔。
萧萧茂陵树,残碑泣风雨。
天地有此山,苍崖阅兴毁。
我佛施津梁,层台簇莲蕊。
龙象居虚空,下界闻斗蚁。
乘时方救物,生民难其已。
澹泊心无为,怡神在玉几。
长以兢业心,了彼清净理。
羊车稀复幸,牛山窃所鄙。
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
持此礼觉王,贤圣总一轨。
道参无生妙,功谢有为耻。
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历史典故探讨人生追求与生命真谛,语言华丽但内核深刻。我们可以分三部分理解:
一、帝王长生的幻灭
诗人用周穆王西游求仙("穆天子驾六骏赴瑶池")、汉武帝求不死药("汉皇好神仙")两个故事,揭示权力巅峰者也无法逃脱死亡。像"盛姬病不救""茂陵树泣风雨"这些画面,生动展现再辉煌的人生终将落幕,求长生只是徒劳。
二、佛家智慧的启示
中间笔锋一转,用"莲蕊台""龙象居"等佛家意象,提出解脱之道:不必执着于"不死"(色空两不住),而应追求心灵超脱。就像"下界闻斗蚁"的比喻,站在更高维度看,世俗纷争如同蚂蚁打架般渺小。
三、给普通人的处世哲学
最后给出接地气的建议:不必像帝王那样贪恋权势("羊车稀复幸"指晋武帝宠幸嫔妃的典故),也不必学齐景公登牛山悲叹死亡。用"澹泊心无为""兢业心"这样平衡的态度生活,在认真做事的同时保持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智慧。
全诗像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用历史人物的教训告诉我们:与其追求虚妄的长生,不如修炼平和的心态。这种对生命局限的坦然接受,反而能获得精神上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