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瑞凤纶分转

棨戟重临凤水湄,三年谁与共忧时。魏糔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

富国祗今先煮海,才人从古例分司。湖山到处题名在,耿耿心应有石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瑞凤纶的朋友的,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对他仕途的关切。

前两句写友人重新回到凤水边做官,感叹三年来没人能和自己一起分担忧国忧民的心情。"棨戟"是古代官员的仪仗,这里代指做官。

中间四句用典故赞美友人:
- 用魏糔的典故说友人家学渊源,祖上就是做官的
- 用苏轼被贬岭南仍写诗的典故,说友人像苏轼一样有才华
- "煮海"指盐业,说友人现在管理盐务为国理财
- "分司"指分管事务,说自古有才的人都是这样被委以重任

最后两句说友人在各地做官都留下政绩,他的赤诚之心连石头都能感受到。"题名"指做官留下的政绩,"耿耿心"指忠诚的心。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既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肯定,又流露出对友人仕途的关心,展现了真挚的友情。语言含蓄但情感真挚,用典自然而不晦涩。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