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诗 其二

昭质修姱信未亏,求贤慕义愿终违。
沈心异席难为卷,沐发匪阳不获晞。
翠袖罗衣寒自薄,雕栏玉砌事俱非。
鸾鸣充耳啾啾响,素手如何吝惠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品行高洁却怀才不遇的君子形象,通过七个画面传递出深深的失落感。

前两句写主人公保持着美好的品德("昭质修姱"),渴望遇到贤明的君主("求贤慕义"),但愿望最终落空。这里用"信未亏"强调其坚守,"愿终违"道出遗憾。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活场景比喻困境:想卷起席子却因心绪沉重而做不到;想晒干头发却不见阳光;穿着单薄衣衫忍受寒冷;站在华美建筑前却物是人非。这些日常细节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耳边充斥着嘈杂的鸟鸣(暗指世俗喧闹),而期待的那双给予温暖的手("素手")却迟迟不肯伸出。这个结尾既点明了孤独的原因,又留下了温柔的期待。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品德特写到生活场景,最后定格在听觉与触觉的对比上,让读者看到一个在寒冷世界中等待温暖的灵魂。诗中"寒自薄""事俱非"等用语,既具体又充满象征意味,很容易引发现代人对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