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兄鹤洲购赠元氏赞皇石刻有汉篆三公碑甚奇喜极复求沈君愚溪觅之
古人不可见,古迹亦有数。
灵奇秘幽邈,难致空怀慕。
杨兄元氏来,古物欣所聚。
启箧见百幅,如涉山阴路。
墨翠开春岩,字明点烟鹭。
坛山强弩张,白石神虎步。
封龙残字四,亦得褚欧趣。
最奇三公碑,琳琅汉玉箸。
虫蚀二百字,瘦蛟蟠老树。
疏密任意为,篆隶体兼具。
或屈玉折刀,或悬针垂露。
或疾若风行,或郁若云布。
辨文知冯君,祷降甘雨屡。
绝类五凤砖,证字亦有鲁。
欧赵录不同,或未身亲遇。
我见诚奇缘,狂喜不能语。
平生嗜古癖,于此得饱饫。
汉代六名山,元氏碑尤著。
便欲策杖探,羁栖苦难赴。
官阁有休文,神交托心素。
遥结岁寒盟,可同金石固。
驰求三百番,疗我烟霞痼。
灵奇秘幽邈,难致空怀慕。
杨兄元氏来,古物欣所聚。
启箧见百幅,如涉山阴路。
墨翠开春岩,字明点烟鹭。
坛山强弩张,白石神虎步。
封龙残字四,亦得褚欧趣。
最奇三公碑,琳琅汉玉箸。
虫蚀二百字,瘦蛟蟠老树。
疏密任意为,篆隶体兼具。
或屈玉折刀,或悬针垂露。
或疾若风行,或郁若云布。
辨文知冯君,祷降甘雨屡。
绝类五凤砖,证字亦有鲁。
欧赵录不同,或未身亲遇。
我见诚奇缘,狂喜不能语。
平生嗜古癖,于此得饱饫。
汉代六名山,元氏碑尤著。
便欲策杖探,羁栖苦难赴。
官阁有休文,神交托心素。
遥结岁寒盟,可同金石固。
驰求三百番,疗我烟霞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收到朋友赠送的古代石碑拓片时的狂喜心情,以及他对这些珍贵文物的痴迷与赞叹。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收到礼物的惊喜(开头到"如涉山阴路")
诗人说古代的人和事都消失了,留下的古迹很少。朋友杨鹤洲从元氏县带来一箱拓片,打开时就像走进了藏宝山,让他欣喜若狂。这里用"山阴路"的典故,比喻突然看到许多珍宝的震撼感。
2. 细说拓片之美("墨翠开春岩"到"证字亦有鲁")
这部分像在"晒朋友圈"一样展示这些拓片:
- 有的像春天的青山一样苍翠
- 有的字迹清晰如白鹭点水
- 特别夸赞《三公碑》像汉代玉筷般珍贵,字迹有的像弯曲的刀,有的像悬垂的露珠,有的飘逸如风,有的厚重如云
- 还能辨认出这是纪念一位叫冯君的地方官求雨有功的碑文
3. 表达痴迷之情("欧赵录不同"到最后)
诗人说自己比古代收藏家欧阳修、赵明诚更幸运能亲眼见到这些,高兴得说不出话。虽然不能亲自去元氏县考察,但托朋友继续收集拓片,说这些文物能治好他对山水古迹的"相思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大量生动比喻把石碑文字写成"会动的艺术品"(如瘦蛟龙、老树盘根)
- 记录了中国古代"碑帖收藏"这一特殊文化现象
- 通过个人痴迷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 最后"三百番拓片治相思病"的比喻既幽默又深情
就像现代人收到绝版游戏卡或限量球鞋会兴奋发朋友圈一样,这位清代诗人用诗歌记录了自己收到心头好的狂喜,让我们看到古人对文化遗产的真挚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