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楼女子年老归隐的宁静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境遇的对比,传递出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淡淡哀愁与释然。
前两句用"翠竹""幽草"勾勒出宁静的田园环境,暗示女子选择在清幽的汀洲边安度晚年。"婵娟"本指月亮,这里巧妙用来形容竹林之美,也暗喻女子曾经的美丽。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的时间对比:用"玉蟾(月亮)冷露""梁尘(屋梁积尘)"写她曾经歌舞生涯的凄凉结局,用"金凤花(凤仙花)开""云鬓秋"写她如今白发如秋的现状。"十亩稻香"是眼前实在的田园生活,"一声歌断"则是戛然而止的过往繁华,这种新绿野与旧青楼的对照,道尽了人生转折。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雨打半卷的芭蕉叶,暮色中突然飞来的白鸥,这些动态的景物描写,让整幅归隐图突然生动起来。白鸥在古诗中常象征自由,这里既点出她终获自由,又以"双白鸥"暗示她或许并不孤独,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暖的亮色。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竹林草径缓缓推到门前白鸥,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精准的捕捉,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从绚烂归于平静的一生,以及这份平静中蕴藏的生命力。
何扶
何扶,唐朝诗人,太和九年及第。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