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四章(都门著涒吟社题) 其三 万牲园(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
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
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
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
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
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
天荒地老有此园。
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动物园的奢华生活讽刺了晚清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

全诗分为三部分:
1. 先描写万牲园的豪华:园里汇集了国内外各种珍禽异兽,饲养条件极好,要肉给肉要粮给粮,动物们过得比人还舒服。这里暗指官员们搜刮民脂民膏来享乐。

2. 接着用对比手法:说京城的官员穷得可怜,连园里的老虎都不如。更讽刺的是,普通百姓连和笼中动物相比的资格都没有。这里揭露了社会阶层的巨大差距。

3. 最后用夜晚的动物啼叫声作结:表面写动物在夜里怀念山林,实际暗指被压迫的百姓在黑暗中呻吟。西风夜半的凄凉景象,暗示着这个腐败的社会即将迎来动荡。

全诗妙在:
- 用动物待遇反衬人间疾苦
- "员外郎不如园中虎"这种夸张对比特别扎心
- 结尾的动物啼叫既是写实,又暗含深意
- 通篇没直接骂朝廷,但讽刺力道十足

这就像现代人用"宠物住别墅,打工族住地下室"来讽刺贫富差距一样,诗人用动物园这个载体,狠狠批判了那个"人不如兽"的黑暗时代。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