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兼呈程泰之刘

未应双井即尘埃,似此衣冠得几回。
国子先生还并驾,兴都新府却重开。
再三为问滕王阁,第一须登孺子台。
定向此中修玩事,江边不道故人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八月十五日路过南昌时,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先,作者提到“未应双井即尘埃”,意思是说,那些古老的文化遗迹不应该被遗忘,它们依然值得被珍视。接着,他感叹“似此衣冠得几回”,这里的“衣冠”指的是古代的文化传统,作者感慨这样的文化盛况已经不多见了。

诗中提到“国子先生还并驾”,国子先生指的是古代的学者,作者想象他们依然在并驾齐驱,继续传承文化。而“兴都新府却重开”则是指南昌这座历史名城,虽然经历了变迁,但依然焕发着新的生机。

接下来,作者提到“再三为问滕王阁”,滕王阁是南昌的著名古迹,作者多次询问它的现状,表达了对这一历史遗迹的关心。“第一须登孺子台”,孺子台也是一处古迹,作者认为这是必须要去的地方,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最后两句“定向此中修玩事,江边不道故人来”,作者表示自己一定会在这里好好游览,同时也表达了对老朋友未能同行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昌的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深情。

林光朝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