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历经劫难后写给朋友许仙屏的,表达了一种复杂的人生感慨。我们可以分句来理解:
1. "归飞越鸟恋南枝":就像南飞的鸟儿依恋故乡的树枝,暗喻自己虽然漂泊在外,却始终思念故土。
2. "劫后馀生叹数奇":劫后余生,感叹命运多舛。"数奇"是说自己命运不好,总是遭遇不幸。
3. "破例山公初启事":用晋代山涛的典故,说自己像山涛一样打破常规开始新的事业。
4. "投荒韩渥尚吟诗":用唐代韩渥被贬荒远仍坚持写诗的典故,表示自己虽处困境仍保持文人本色。
5. "注书已厌谈孙武":说自己已经厌倦了研究《孙子兵法》这类权谋之术。
6. "变姓仍难隐子皮":用春秋时范蠡隐姓埋名的典故,表示即使改名换姓也难以真正隐居。
7. "早岁钤韬且收拾":年轻时学的兵法韬略(钤韬)暂且收起来,暗示不再追求功名。
8. "横渠依旧拥皋比":用宋代张载(横渠先生)教书育人的典故,表示自己现在像张载一样从事教育事业。
全诗通过多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人生起伏后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命运的感叹,也有对功名的厌倦,最终选择像古代贤人一样教书育人。诗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超脱。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