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袁简斋先生生挽诗》是一首赞美袁枚(字简斋)生平和品德的诗。诗中没有直接写袁枚的去世,而是通过描绘他的生活态度和贡献,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首句“作宰桐乡便作家”意思是袁枚在桐乡做官时,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说明他为官一方,与百姓亲近,融入了当地生活。“甘棠阴里种桑麻”用了《诗经》中甘棠树的典故,比喻袁枚为百姓谋福利,留下了美好的政绩。
接下来两句“山中安石留棋墅,屏后扶风列绛纱”描绘了袁枚退隐后的生活。他像东晋名士谢安一样,在山中下棋,享受悠闲的生活;同时,他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雅,屏风后挂着红色的纱帐,显示出他的品味和修养。
“死悟前因仍是月,生无一日不看花”这两句表达了袁枚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他明白生死如同月亮的圆缺一样自然,生前每日都欣赏花开花落,说明他热爱生活,享受当下的美好。
最后两句“口碑尽有遗民戴,岂止天台老衲夸”总结了袁枚的影响。他的名声不仅仅在百姓中流传,连天台的僧人也在夸赞他,说明他的品德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袁枚的生活态度和贡献,赞美了他在为官、退隐和生死观上的豁达与从容,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员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