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寿谈守教母六十

薰风初入幕。
禁城隈,缭绕朱栏画阁。
杨柳枝枝弱。
绿阴中,遥映满阶红药。
萱花吐萼。
爱北堂、春光如昨。
清昼永,人在瑶池深处,安排春酌。
恰有蓬瀛仙客。
羽服翩跹,云车煜爚。
玉壶丝索。
玳筵前,觥筹错。
芳尘动,正见妙舞清歌,尽日承颜为乐。
想莱綵潘舆,兹事古今寥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象,并以此为背景,庆祝一位贵妇人的六十寿辰。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寿宴的热闹气氛和对寿星的祝福。

开头部分,诗人用“薰风初入幕”来点明时间——春天刚到,温暖的微风轻轻吹动帷幕。接着,他描绘了城角处的朱栏画阁,以及柔弱杨柳在绿荫中摇曳,与满阶的红药花相映成趣。这些景象不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也象征着寿星的优雅与高贵。

诗中的“萱花吐萼”是点睛之笔,萱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母爱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寿星如同春日里的萱花,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北堂的春光依旧,暗示着寿星的生活美好如昔。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将寿宴比作瑶池仙境,寿星仿佛置身于瑶池深处,享受着清静安宁的时光。这里通过“瑶池”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寿星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诗中提到的“蓬瀛仙客”和“羽服翩跹”,则是用神话中的仙人形象来比喻参加寿宴的宾客。他们穿着华丽的羽衣,乘坐云车,带来玉壶丝索等珍宝,为寿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寿宴的奢华,也表达了对寿星的敬重和祝福。

最后,诗人通过“妙舞清歌”和“尽日承颜为乐”来描绘寿宴的热闹场景。宾客们尽情享受歌舞,欢聚一堂,为寿星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诗人还提到“莱綵潘舆”,暗示寿星的子孙后代也将继承她的美德和福气,延续家族的荣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春日景象和寿宴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寿星六十寿辰的深深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寿星比作春日里的萱花和瑶池中的仙人,展现了她的高贵和幸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宾客们的欢聚场景,表达了对寿星长寿和家族兴旺的美好祝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