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纪成诗

天眷皇明,诞命高祖。
俯建万方,定都江浒。
如龙斯蟠,如虎斯踞。
以朝以会,以享以祀。
逖矣厥谟,钦于世世(一)。
天眷皇明,亦启文祖。
为厥孙谋,聿又胥宇。
碣石之西,太行之东。
有严厥宫,四海是同(二)。
维帝即祚,夙夜顾諟。
神既受职,民亦绥祉。
乃继乃述,乃经乃营。
戢此土工,为万国宗(三)。
有赫朝堂,有翼庙庭。
琐琐公府,总总偕兴。
士方耕矣,女方筬矣。
曾是不惊,奏功成矣(四)。
匪臣之功,伊民之力。
匪民之力,维帝之则。
帝曰:匪予文祖之德。
天相文祖,烂其营室(五)。

现代解析

这首《营建纪成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歌颂了明朝建都的盛况,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段(一)就像开场白,说老天偏爱明朝,让朱元璋(高祖)成功建立国家,把首都定在长江边(南京)。用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险要,这里既能办公又能祭祀,规划得很周全。

第二段(二)接着夸朱元璋的子孙(文祖,可能指朱棣)有远见,又选了新都城(北京)。说北京位置好——在碣石山和太行山之间,宫殿威严,象征天下统一。

第三段(三)讲皇帝登基后日夜操劳,既敬神灵又关心百姓。继承祖业搞建设,但注意不劳民伤财("戢此土工"),所以能成为各国榜样。

第四段(四)描绘建设成果:气派的朝堂、庄严的寺庙、各种官府衙门都建起来了。最妙的是写老百姓照常生活(男人种田、女人织布),说明工程没扰民,悄无声息就完工了。

最后一段(五)是谦虚的总结:皇帝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是百姓的付出;百姓说这是按皇帝规矩做的;皇帝又推功给祖先,说是祖先德行感动了老天,才让宫殿建得这么辉煌。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龙虎"等常见比喻让建筑活灵活现
2. 强调"不扰民"的施工理念很接地气
3. 像接力赛一样层层推功(百姓→皇帝→祖先→上天),体现中国传统谦逊美德
4. 结尾的"烂其营室"(灿烂的宫殿)给人画面感,就像看到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本质上是一首皇家"庆功诗",但通过聚焦民生细节和集体功劳,避免了单纯歌功颂德的空洞,让人看到盛世背后的治国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