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五首(山居在镇平县澹定村。) 其三 (丙申稿,清光绪二十二年)
哑哑返哺乌,得食不果腹。
一枝有安巢,山飞复山宿。
念兹心衋然,得养不在禄。
山田瘠可耕,馀事及樵牧。
东风秀百草,春山上黄犊。
苍苍者寿松,青青者慈竹。
山高蓄灵秀,自结云中屋。
采得千年芝,持为高堂祝。
一枝有安巢,山飞复山宿。
念兹心衋然,得养不在禄。
山田瘠可耕,馀事及樵牧。
东风秀百草,春山上黄犊。
苍苍者寿松,青青者慈竹。
山高蓄灵秀,自结云中屋。
采得千年芝,持为高堂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
开头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暗示孝道和知足常乐的道理——乌鸦虽然吃不饱,但有树枝做窝、有山林栖息就满足了。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官职俸禄,而在于能陪伴亲人。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日常:耕种贫瘠的田地、砍柴放牧、看春风染绿野草、小黄牛在山坡吃草。诗人特别用"苍苍""青青"这样叠词,突出松竹的生机勃勃,暗喻父母健康长寿。
最后将高山比作有灵性的存在,云雾中的小屋如同仙境。诗人想象采到传说中的千年灵芝,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祈福。全诗把平凡的农耕生活写得充满仙气,把孝心化作神话般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山居生活中最珍贵的亲情温暖。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