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

关山杜宇。
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
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此别经年,落花谁是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垂杨》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提到“关山杜宇”,杜宇是一种鸟,它的叫声常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结束。作者感叹,每年杜宇的叫声都仿佛在催促着美好时光的离去。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害怕登高望远的心情,因为眼前的景色被烟雾笼罩,南方的水岸也变得模糊不清。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远方和未来的迷茫。

清晨,街上的卖花声唤醒了沉睡的城市,春风也吹进了家家户户的庭院。然而,作者却从梦中惊醒,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愁苦。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即使外面春光依旧,他却无法享受。

接下来,作者描写了一夜狂风暴雨,春天的美景被无情摧毁,西园的生机也匆匆消逝。他试图清点那些曾经美好的事物,却发现莺燕不再鸣叫,仿佛连它们也沉默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无奈与遗憾。

作者提到自己空手折下梨花,面对寒食节,心中满是疲惫与失落。寒食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作者的心情与节日的氛围形成对比,显得更加沉重。

最后,作者向“东君”(春天的神)发问:这次离别后,谁能主宰那些凋落的花朵?这里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花落谁主,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控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愁绪。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