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的动人画面,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和自然景色的交融。
开头两句写送别的场景:送行的宴席设在江边,船只停泊等待涨潮出发。"祖席"指送别的酒宴,"征棹"是要远行的船。这里通过"驻"和"候"两个动词,生动表现了临行前的等待时刻。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意象描写离别之情:隔着的酒席上,歌女唱着忧伤的曲子("桃叶泣"指悲切的歌声);乐声伴着飘落的杏花。船渐行渐远,惊起水鸟飞过楼阁;送行的人踏上归途,尘土扬起在桥上。这些画面既有听觉(吹管声),又有视觉(飞鸟、尘土),还有飘落的花瓣,共同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离别的泪水打湿了江边的红蕉,暗示着泪水之多,连路边的植物都沾湿了。用"湿红蕉"这个意象,把无形的伤感转化为可见的湿润,非常形象。
全诗的特点在于: 1. 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宴席、楼阁,又有动态的行船、飞鸟、飘花 2. 多感官描写:视觉(杏花、鸥鸟)、听觉(吹管)、触觉(泪湿) 3. 情感含蓄:不直说多么悲伤,而是通过景物来烘托 4. 色彩明丽:桃叶、杏花、红蕉构成鲜活的色彩画面
这种写法让普通的送别场景变得诗意盎然,读者能通过文字看到画面,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的复杂心情。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