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晚晴》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的景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句“濯翠筛红献晚晴”描绘了夕阳下天空的色彩。翠绿和红色交织,仿佛被洗涤和筛选过,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晚霞景象。这里的“晚晴”指的是傍晚的晴朗天气,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第二句“为渠日脚护归程”将夕阳比作“日脚”,像是在为归家的人们守护着回家的路。这里的“渠”指的是太阳,而“日脚”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的光芒,仿佛它也在关心着人们的归途,增添了一丝温情。
第三句“碧云四合如相妒”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逐渐聚集,仿佛在嫉妒那美丽的晚霞。这里用“妒”字,赋予了云朵情感,好像它们也在争夺天空的美丽,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一句“才剩西边一缕明”则点出了夕阳最后的余辉,只剩下西边的一丝光亮。这里的“一缕明”形象地描绘了夕阳即将消失的瞬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晚霞、云朵和夕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幻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即将逝去的夕阳的留恋。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傍晚,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时间的流逝。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