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郡庠张训导兵火后重修族谱(名丙,潮州揭阳县人)

壬午残灰扑面飞,故家文献尽陵夷。
君从张仲三千载,谱到留侯第几枝。
迁表欧图光奕奕,春兰秋桂郁离离。
顿令百世亲亲在,著姓由来擅本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张训导(名叫张丙,来自潮州揭阳县)在战乱后重修族谱的故事,字里行间既有对家族历史的感慨,也有对血脉传承的珍视。

前两句用“壬午残灰扑面飞”开篇,画面感很强——战火后的灰烬还在飘,暗示当时社会动荡,许多家族文献都被毁掉了。这里的“陵夷”是衰败的意思,说明战乱让传统文化和家族记忆遭受重创。

三四句提到“张仲”和“留侯”,这是借用历史名人来夸赞张家的渊源。张仲是周朝贤臣,留侯是汉代张良,诗人用这两个人暗示张训导的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谱到第几枝”像是幽默一问,既点明修族谱的主题,又暗含家族开枝散叶的骄傲。

五六句“迁表欧图光奕奕,春兰秋桂郁离离”用了比喻:修好的族谱像欧阳修的史书一样光彩夺目(“迁表欧图”指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家族后代则像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桂花一样繁茂芬芳。这两句把族谱比作传世经典,把子孙比作香草名花,赞美得很高级。

最后两句直接点题:修族谱是为了让百代之后的亲人还能记住血脉联系(“亲亲”指家族亲情),“著姓”指有名的姓氏,说张家自古以来就是大家族中的佼佼者。整首诗从战火废墟写到家族复兴,既有对灾难的叹息,更有对传承的坚定,读来能感受到中国人对“根”的执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