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建安山长徐平父

钓石摩挲久席珍,儒冠非误一朝伸。
修程鹏击三千里,次榜龙飞第二人。
讲紫阳书聊倚席,纵青云靶早彯缨。
十传先辈家声大,又喜中朝诵句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徐平父的建安山长的赠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

第一句:诗人说徐平父像一块被反复摩挲的珍贵钓石(比喻长期修养),终于等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一朝伸"),读书人的身份没有白费。

第二句:用大鹏飞三千里比喻徐平父科举路上的艰辛奋斗,最终在殿试中高中榜眼(第二名),像龙一样腾飞。

第三句:现在徐平父可以悠闲地讲学(紫阳指朱熹学派),也可以像射中青云靶一样早早地实现抱负("彯缨"指做官)。

第四句:夸赞徐平父家族十代都是名门望族,现在更让人高兴的是他新颖的文章被朝廷传诵。

全诗亮点
1. 用"钓石""大鹏""龙"等生动比喻,把科举成功写得很有画面感
2. 既赞美了对方的家世,更突出了个人努力("摩挲久"体现积累)
3. "聊倚席"和"早彯缨"的对比,展现从讲学到为官的人生转变
4. 最后落脚在新颖的文采,说明不是靠祖荫,而是真才实学

整体情感:充满对朋友金榜题名的由衷喜悦,既有对奋斗历程的敬佩,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读起来能感受到真挚的友情。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0